rss
    0

    球在进球前被包括门将在内的其他守方球员触碰的

    2024.03.05 | admin | 58次围观

      在篮球比赛里,如果一个球员突然脑子临时短路或真的离谱解围失误,他投到了自家篮筐,算对方2分。但是计到对方最后一个触球球员身上。

      冰球比赛对比篮球更容易出线足球类型的乌龙球。但是这种时候算“助攻球员”得分。

      那乌龙球有什么用呢?2014/15西甲联赛某轮,开始的时候电视字幕给的是C罗进球,可是C罗面无表情,一点点也没有喜悦。比分从0-0变成0-1,皇马领先。那时候的C罗和梅西在竞争西甲金靴,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,可见这一个进球对于C罗有多么重要。那打入乌龙球的人?1994世界杯,埃斯科瓦,大家也都知道他死于非命的原因。2015世界杯,英格兰在伤停补时最后时刻进了一个世界波乌龙球,后来进球的劳拉·巴塞特在比赛结束后当即哭成什么样……就算两方都安然无恙吧,去年欧洲杯西班牙打克罗地亚,有2颗乌龙球还是3颗我忘了。当时就在某评论区看到有人第二天问到:他们为什么踢假球?为什么都射自家球门?

      如果把这些事情结合,那我讲个故事:某日,A队和B队比赛,90分钟1:1。96分钟,A队球员张三已经在前面进了8球,只要进了就可以追平C队的王五,并且以助攻多的优势成为金靴。B队的李四对位防守张三,他一不小心把球踢进了自家大门,随后李四痛哭不止,张三也很难受(因为自己变银靴了)。没完,李四回家之后又被极端球迷给殴打了一顿。很多不懂球的人在B站等平台大骂假球……

      我就好奇一点,既然对两方都不利。为什么不取消这种说法?

      特别提示:不是说乌龙球不算分!我的意思是,不要算在防守队员账下,算在给他“助攻”的球员身上。这样,失误进乌龙的球员不会背上骂名,对方攻击手也有进球入账,两全其美

      原因也很简单,如果取消乌龙球,那么防守方球员在解围的时候就可以往自己门里踢。

      现在的问题成了踢进去之后怎么办?

      如果不死球,大家都冲进球门抢球这应该不可能。

      如果死球了,必然造成比赛频繁中断,球迷肯定是不愿意的

      当然,如果规定,乌龙球不算但是要判进攻方一个点球,那么这个规则就比较合理了。

      不但应该算,而且还应该增加乌龙球的判定以增大反越位战术的成本。比如引入类似于乒乓球规则对接死球的处理,即攻方球员在发生越位后取得的进球,球在进球前被包括门将在内的其他守方球员触碰的,应该认定进球有效,视为该守方球员的乌龙球。本身越位和反越位之间就属于互相博弈的关系,但是守方在造越位之后还可以继续进行防守,即使防守不力导致被进球,也会有概率因为之前的成功的造越位而被吹掉,这种两头下注的行为明显对攻方不利,反复出现的进球被吹的结果也对观感影响极大。

      辛辛苦苦踢进去的球不给算数?这不合适吧。

      算在别人身上?分数算对方的肯定行,但“功劳”可是自己的。

      每场比赛都有亿万观众在看着呢,是谁弄进去的球大家还没个数吗?这锅可不是那么好甩的。

      足球运动要想能进行下去,就必须得考虑乌龙球的问题。

      如果乌龙球不算数,那么当对方攻到自己家门口的时候,干脆让自己人把它踢进去不就瞬间解围了?

      这还怎么玩?怕是我们的国足都不怕输了。虽然踢进对方的球门比较难,但要说踢进自己的球门,很多球员还是可以做到的。

      如果乌龙球不算数,进攻方一脚怒射,守门员挡了一下没能挡住,球还是进了,这应该怎么算?

      当然,我们可以说守门员不是踢球人员,那只能叫没防住而已。

      那么,如果进攻方踢出的球在半路上碰了守方队员一下却还是进了,这又该怎么算?

      乌龙球有时候是自己的球员不小心造成的,但也有很多是因为守方没能挡住而进去的,如果把乌龙球取消了,估计后者得去和裁判捣拳击了。

      ●更一下

      感谢戴老师的提醒,其实问题描述我是看过的,但可能是我的表达能力有限吧,所以让老师产生误解了,有点小抱歉。

      题主的问题描述主要就是最后一段话的吧,所以一开始我就先说了这个问题。

      得分算对方的肯定没问题,但进球也算对方的肯定是不行。众目睽睽之下,怎么能这样判呢,球迷们又不是傻。

      插图就是个界限。

      下面的内容主要是通过“如果取消了乌龙球会出现什么状况”的假设,来论证一下乌龙球并非对双方都无利。很显然对得分方是有利的嘛,所以说如果取消了乌龙球,得分方会去找裁判捣拳击的。

      ~

      要知道,进个球可不仅仅是说说好听的事情,很可能会牵扯到奖金或荣誉或奖项等。

      攻方本来就已经得到了守方送上的乌龙分,还再把这个进球算到攻方的球员身上,是不是太过分了?

      另外,那些纯粹由自己人乌龙进去的球要算在哪个攻方球员的身上呢?这也容易导致裁判挨揍。

      篮球的2分不算什么,很多球员职业生涯都可以积累上万分,而且由于篮筐在头上,乌龙球的出现的难度甚至比足球还高,此消彼长,所以无所谓计给谁,都行。

      但足球的1球就很屌了,强如梅西,职业生涯至今也就700多个进球。要是乌龙球记在距离最近的进攻球员身上,长此以往,会导致很多球员的数据出现水分,当分析师查看球员数据、分析球员状态的时候,多半还要把乌龙球单独拎出来,实在没必要。

      问题和问题描述差距是比较大的。

      题主不是说乌龙球不算,而是要修改计分方式。

      相当于对方后卫如果为了阻拦我方前锋的射门,不小心了乌龙,那算成是前锋「正常」进球,而不是后卫「乌龙」进球。

      题主认为这样计分可以保护对方后卫,毕竟有极端案例:

      安德列斯·埃斯科巴,1994年世界杯期间因为攻入一个乌龙球,使得哥伦比亚队以1-2输给美国队,无缘此届世界杯的八分之一决赛,回国后被枪杀。

      某种意义上,这逻辑说得通。

      但保护球员的实际作用不大。

      做个前后对比就知道了。

      假设,佛祖慈悲,中国队进入了下一次的世界杯,然后玉帝保佑,我们在进攻的时候,对方后卫踢进了一个乌龙球。

      没有这条「新规」的时候,会发生什么呢?

      我们的反应:

      进球了,开心。

      对方的反应:

      弄死你个瓜娃子后卫,愤怒。

      如果引入这条计分「新规」,会发生什么呢?

      我们的反应:

      中国队前锋进球,开心。

      对方的反应:

      中国队前锋进球,但是,麻蛋,这个进球是我们那个龟儿子后卫送的,愤怒。

      所以情绪是一致的,有没有新规,区别不大。

      毕竟大家的关注点都更多集中在自己球队上,遇到了乌龙都会愤怒难受,觉得这不是应该发生的失误。

      分具体记在谁身上,只是说法上的美化,不能改变乌龙的事实,也不能修改球队支持者的情绪。

      这种通过改变说法来优化同一个事实的行为,日常里面我们也见得不少,说实话有时候更容易激化情绪。

      例子不太好举,脑子里面暂时能想到的就是,居家静止、原地静止、原岗位静止、全域静默、静态管理、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、围合管理……

      其实吧,还是有人很理解乌龙球的。

      比如今年东亚杯首轮的时候,中国男足和韩国男足踢,0-3输了。

      其中朱辰杰以教科书级别的角度和力量,完成了一次头球,可惜乌龙球了。

      我看到有个评论说:进球数1:2,算不上碾压吧,只是稍逊一筹。

      老祖安大师了……

      这评论其实也是修改了计分方式,但感觉反而是骂的更狠了。

      就在这山雨欲来的时候,我非常喜欢的范志毅呼吁大家多多包容,年轻后卫犯错难免,并不妨碍以后成长为男足比较出色的后卫。

      然后被人回忆起,范志毅当年,同样是在亚洲杯,也贡献过乌龙球的……

      其实这两场比赛,在新闻报道的时候,都说了对方最后一个触球的球员是谁,但谁记得呢?

      因为我们想的是怎么避免中国队以后出现类似的情况,至于那个韩国球员和日本球员具体是谁,完全不重要。

    球在进球前被包括门将在内的其他守方球员触碰的

    球在进球前被包括门将在内的其他守方球员触碰的
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    发表评论